12月9日晚,参加2023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的博物馆(纪念馆)界与会人员齐聚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召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于都)座谈会,共话交流合作,共商发展大计。
会上,于都县政府党组成员、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长谢芸华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于都县情及博物馆融合发展情况。各馆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分享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对策。
西柏坡纪念馆纪检书记杨宏伟分享,开展红色研究应与时政结合,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弘扬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皮海玉说,这一路参观下来可归纳为几个特点,环境好、队伍强、产业丰、服务优,希望以后多多加强馆际交流。
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陈志军深有感触地说,他有“三感”“三强”,即感动、感谢、感悟,强基础、强素质、强宣传,达到“资源共享、线路共建、人文互通、发展互惠”。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馆长丁煊淼说,这次红博会举办非常成功,三年前他来过于都,但感到这几年于都发展非常快,同时他感到自身压力非常大。
贺龙纪念馆旅游发展部部长舒铭说,要重点抓好党建和研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红色文化宣传,如开发桑植民歌精品课程,做活红色旅游发展。
蔡和森纪念馆馆长赵向阳向大家介绍,位于双峰县的蔡和森纪念馆建成于1988年,拥有红色热土、湘军之称、院士之乡等一张张闪亮名片,蔡和森纪念馆将与全国文博同仁一起奋斗、一起创造,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文博人。
与会嘉宾还就学术研究、陈列展览、藏品保管、文创开发、社教活动开展、讲解员培训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度探讨,在各自的优势和短板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交流,进一步讨论如何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此次馆际交流,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探讨、座谈等形式,加强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鉴、创新工作思路,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将共同为中国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前,与会嘉宾先后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区的主题雕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了解了整个园区的规划布置、基础设施、陈列展览、讲解服务等,对于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