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于都县委旧址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于都县利村乡下垅村上屋组,清代末年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一进二厅,面阔28米,进深23米,占地面积644平方米。系于都县第一个中共地方党组织——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主要创建者丘倜的故居。
1928年6月上旬,在中共赣南特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共于都县委在利村里仁下垄田正式成立,开始由李常青任书记。中下旬,县委机关迁驻罗坳步前富堂坳。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共于都县委领导全县党员和广大群众,不怕困难艰险,广泛开展武装斗争,并先后成立中共于西、于东、于南等区委组织,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中共于都县委旧址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提供了较重要的实物资料。
01
中共于都县委旧址
02
丘倜
丘倜(1903-1980)
江西于都利村下垅村人,曾就读于江西甲种工业学校、黄埔军校,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10月返赣,与同学戴辉到于都发展中共地方组织。历任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书记、中共赣南特委委员、江西省农民协会执委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共于都县委书记、赣西南行动委员会委员等职。
03
白兰树
在丘倜故居的正前方,有毛主席和丘倜惜别的场景雕塑。
▲惜别
1926年9月,广州中央运动农民讲习所结业前夕,丘倜被所长毛泽东同志委任为中共江西籍学员支部书记。同年10月下旬,丘倜率领23名江西同学返赣。临行,毛所长亲手赠送他番禺学宫起出的白兰两株,进步学籍一箱。
后来这些进步书籍因为种种原因丢失了,但丘倜从广州抱回家的两株白兰树,现在还长在丘倜家的老宅里。
据丘倜女儿丘光玫在《家乡的白兰树》一文中提到,他们的家园曾被国民党烧毁,独两株白兰存活了下来。
1938年重建家园时,丘倜于是把存活下来的两株白兰从门前移植到院内。
两棵白兰至今屹然昂立,见证着那段血雨腥风的时代。
04
今日下垅田
如今的下垅田也“焕了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