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十七年 《重修濂溪阁记》石碑图文简介
2017-09-11 00:00:00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历史博物馆

100144 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濂溪阁记》石碑 (2).JPG

100144 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濂溪阁记》石碑 (1).JPG

碑系红麻石,质地细腻,碑圆首,碑底有一梯形榫与碑座相衔接,缺碑座,碑四周边缘饰卷草缠枝花纹,碑额刻有麒麟望月图案,碑圭篆刻“重修濂溪阁记”六字横排一行。碑文正楷,字迹清晰,共19行731字。

碑刻于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碑文为明代刑部主事理学家黄宏纲撰写《重修罗田岩濂溪阁记》,碑文详细地记叙了濂溪阁创建与修缮的时间,以及历代名人游览罗田岩瞻仰濂溪阁的情况。

《重修濂溪阁记》碑原立在于都县城南面约五华里的罗田岩濂溪阁内,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县商业局在罗田岩新建干部培训大楼,把濂溪阁拆除,并将此碑移到食堂作切菜的垫板,1982年文物普查时搬到县博物馆收藏。

2001年12月6日,我馆选送应鉴二级文物30件至赣州市博物馆(八镜台)集中鉴定,经省文物局鉴定小组鉴定,确认该件文物为二级文物。

鉴定专家组成员有:江西省博物馆杨厚礼、胡丹、九江市博物馆吴水存等。

1992年6月19日,曾经赣州地区文物鉴定小组(刘劲峰、万幼楠、韩振飞、黄保华)鉴定,确认为二级文物。